二手移動智能終端現狀
科技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對于智能化電子產品的需求越來越高。近年來,隨著手機、手表、智能手環、平板電腦等移動智能終端產品的快速更新,移動智能終端產品市場越來越活躍,步入快消品行列。與此同時,如何處理遺留下來的移動智能終端產品成為許多用戶、制造商以及相關政府部門頭疼的問題。
相關統計顯示,以智能手機為例,自2012年起,我國穩居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機消費市場,年均保持4.5億部以上的出貨量,而每年淘汰的手機大約在3億部左右。這些被淘汰的手機若處理不當就會流入二手市場,將面臨隱私數據泄露的安全風險。
二手移動智能終端可能面臨的安全風險
由于移動智能終端功能越來越多,智能終端用戶的各類信息都會留下記錄:機主個人信息、通訊錄、短消息、視頻和照片等,甚至淘寶、微博、微信、支付寶客戶端內保存的賬號信息……現在不少軟件客戶端都有自動記住用戶資料的功能,特別是一些手機銀行客戶端,如果沒有清理干凈將移動智能終端轉讓或轉賣,可能形成一個灰色利益鏈,給用戶造成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
通過特殊技術手段發現,多數二手移動智能終端在信息刪除甚至恢復出廠設置后,依舊能夠恢復電話簿、照片等隱私數據,甚至還能獲取原機主的網絡支付工具密碼。而這些隱私數據被還原后可能會成為不良回收商手中的“資源”,被回收商打包出售給不法分子。不法分子不僅侵犯了原機主的隱私,還可能誘發電信詐騙、勒索騷擾等違法犯罪行為。
因此,要想讓智能終端數據完全被刪除掉,需要用專業軟件或技術,才能保障舊數據被刪除、覆蓋,防止被非法恢復。
二手移動智能終端安全防范措施
一是保障用戶信息安全方面。有關部門如果能提供強制性刪除信息標準和規范,賦予廠商通過內置軟件或者售后服務免費提供數據刪除服務的義務和責任,那么,只要在征得用戶同意的前提下,將數據徹底銷毀掉,就能確保隱私信息數據安全不可恢復。此外,廠商不能對沒有經過用戶授權的數據恢復行為“留后門”;回收商在處置用戶二手移動智能終端時,要遵守商業道德,未經用戶同意不得進行數據備份。
二是二手移動智能終端市場規范化管理方面。應鼓勵廢舊二手移動智能終端分類、拆解及深加工處理技術的研發及產業化,著力提升我國二手移動智能終端產品的專業處理能力。此外,還需要制定嚴格的市場回收流程和責任認定規則。
三是個人安全管理方面。在處理二手移動智能終端之前,務必采取恢復出廠設置、格式化、用“文件粉碎機”對其全盤擦除、取出存儲卡等一系列安全措施,必要時尋求專業技術人員幫助,將安全風險系數降到最低。